日期:2015-12-16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“民心工程”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学院路街道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到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,大到为地区规划道路网格、小到为社区安装晾衣架,“民心工程”带来的实惠,件件都让居民看得见、摸得着。 完善小区设施筑起安全线 “自从我们小区装上大门,我下班就有车位了,小区也清静多了!”家住城建四社区的李先生高兴地说。城建四社区建立于80年代初,由3个小区组成,一直都没有大门,“外来车辆、小商小贩进来的挺多,我邻居还在家门口丢过电动自行车。”李先生回忆过去的景象。 2013年,由学院路街道出资,为城建四社区安装了第一个小区的大门;2014年,其他两个小区的大门也紧随其后安装完毕,均有伸缩门和升降杆,为居民筑起一道安全防线。 此外,街道还为六道口社区安装晾衣架、为语言大学社区修建健身棚、为768厂社区安装门禁系统……件件实惠落到百姓心头上。社区在街道的帮助下建立监督机制,以确保民心工程带来的益处持续下去。 改善社区环境提升幸福指数 学院路地区的院校多、驻地单位多,由于历史原因,这些单位的家属院有不少是老旧小区,年久失修、小区脏乱。如今,这些大院的居民们真切感受到“民心工程”带来的实惠。家住农大社区的胡阿姨那天一进楼门,简直要认不出来了——之前贴满小广告的楼道不但粉刷一新,楼道里的堆物堆料也荡然无存,宽敞明亮的楼道让她十分惊喜:“我回老家才几天,回来差点不敢认自己家门了。” 据介绍,在农大社区的21座家属楼中,有13座的建筑年代是50至80年代,楼内外小广告多、堆物堆料严重。学院路街道与农大社区联合,清理了楼道小广告3.3万平方米,并粉刷了21栋楼的楼道,还清理社区堆物堆料、杂物百余车。同时学院路街道还对居民反映较多的东王庄、建清园、展春园等一批社会化老旧小区进行了彻底治理,投资200余万元,使学院路老旧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,难怪居民回家会有“走错门”的感受。 细化道路管理打造宜居环境 社区是“里子”,道路是“面子”,为了使里外环境都靓丽,学院路街道在“道路网格”管理模式的基础上,进一步细化“门前三包”管理责任制,实现了主要大街、背街小巷治理无死角。 据学院路街道城管副主任孙渤介绍,他们首先将整个街道划分为4大道路网格,由科长担任“道路网格格长”,实施“班次错时工作制”,早、中、晚全方位巡查,针对户外广告、门头排匾、占道经营、店外经营等开展重点执法,对市政设施破损情况及时报告,由相关部门紧急修不仅加大了路口交通秩序的引导力量,还联合交通部门对非机动车道乱停放车辆进行了规范,加大处罚力度,临时施划车位,拖移长期占道车辆,提高了街面的交通秩序。 如今,走在学院路地区,可以真切地感受到,环境更好了,人们脸上的微笑更多了……学院路街道的“民心工程”让地区居民共享发展成果。 记者王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