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5-12-16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内地与香港投资者期盼“沪港通”带来新机会 备受市场瞩目的“沪港通”日前进入测试期,预计于10月中旬正式开闸。随着这一资本市场的重大创新渐行渐近,两地投资者均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寻找其中机会。 从“沪港通”试点获批时起,上海股民朱林军就开始关注这一重大改革的进展。6月份,他买进几隻“沪港通”概念股,并在7月下旬A股的持续反弹中获益不少。 朱林军说,这些年内地股民一直热衷炒小盘股和题材股,对这些有着不错股息率的蓝筹股却好像视而不见。“沪港通”催热了蓝筹股行情,这对矫正散户们的“赌徒心态”会产生正面的作用。 对于直接投资港股,朱林军也有浓厚兴趣。最近,他正和几位股友研究港股通标的品种的业绩报告,打算待“沪港通”正式开通后尝试将投资组合中的部分A股置换成港股。 值得注意的是,在试点初期,香港证监会要求参与港股通的内地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条件为:证券帐户及资金帐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。业界人士普遍认为,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,50万元依然是一个不低的门槛。 尽管如此,仍然难掩投资者的热情。不少内地股民都期待着“沪港通”为他们打开投资港股的大门。在他们看来,香港股市高效、公平、成熟,且国际化程度远高于A股,不仅有助分散单一市场投资风险,也可为内地投资者分享全球经济回暖提供平台。 “A股的上市公司多半像‘铁公鸡’,而港股注重分红。A股喜欢炒题材、炒概念,而H股注重估值。A股的壳资源很值钱,重组神话屡见不鲜,而H股是注册制,壳资源价格平稳。”北京股民刘正元说,他希望“沪港通”能促使内地股市更加成熟。 中银国际副总裁谢涌海认为,“沪港通”开闸后,对于同时在沪港两地上市的股票,股民可以借此机会重新调整投资布局。“相对港股来说,A股处于资金洼地,一些估值较低的蓝筹股修复空间较大,也会带动一些板块上升,比如最近走红的券商、银行等股票。” 与内地市场不同,香港散户对“沪港通”的热情稍逊,而机构投资者则十分重视“沪港通”提供的人民币回流管道。京华山一证券研究部主管彭伟新说,在“沪港通”安排下,买进A股后不能当日卖出,明显不鼓励短炒。通过“沪港通”北上的资金中,散户参与的兴趣不大,很可能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。 “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资金池,机构投资者一向对人民币投资管道很感兴趣。”谢涌海表示,由于现有的QFII(合资格境外机构投资者)额度有限,对于未拿到足够额度的机构投资者而言,“沪港通”提供了进军A股的另一条通道。 各项市场资料都印证了“沪港通”对两地股市的利好。6月沪市每日新开A股帐户数接近1.13万户,一改连续数月的下滑态势,环比增幅逾54%。7月继续小幅攀升。与之呼应的是,香港恒生指数7月月度涨幅达6.8%,一扫上半年交投清淡的局面,创下近三年新高。 事实上,这并不是内地股市首次尝试与港股互通。2007年版的“港股直通车”选定天津试点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港股,这一消息曾刺激恒生指数暴涨逾万点。然而,由于资本管制、跨境监管等相关条件限制,这一方案最终夭折。 rdquo;华鑫证券投资总监仇彦英分析说,一方面,QDII机制日趋成熟,为资金跨境流动及监管提供了宝贵经验。另一方面,人民币需要拓展“走出去”的多元途径,以提高其国际化程度,允许内地投资者直接投资港股无疑是可行路径之一。